发布时间:2023-04-10 13:44:28 | 中职招生网
了解一所学校,在做一个重要的选择以及决定的时候,我们都应该事先查阅并找出最好也是最适合我们的选项。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优势,想要了解一所学校最全面的信息,可以通过了解学校的招生简章,小编为大家介绍德阳电子工程学校的招生简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德阳电子工程学校招生计划
专业名称 |
招生计划 |
电子信息技术 |
50 |
50 |
|
计算机及应用 |
50 |
机电一体化 |
50 |
机械加工技术 |
50 |
数控应用技术 |
50 |
旅游服务与管理 |
50 |
德阳电子工程学校助学政策
1、报读我校中专层次学生全部免缴学费。中职招生网
2、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按20%的比例,可申请享受国家给予的每生每年1500元生活补助。
3、五年制高职学生可参加“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评选。
4、学校设立了勤工俭学岗位,每月发放200元至300元补助金,资助优秀的贫困学生。
德阳电子工程学校招生代码:55039
德阳电子工程学校地址:德阳市铁西路179号
德阳电子工程学校联系电话:见右侧在线客服处
德阳电子工程学校简介
四川省德阳市电子工程学校是省教育厅批准,市教育局直接管理的一所全日制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经过多年发展现已成为一所集大、中专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学校。学校引进国外先进的办学理念,本着以人为本,面向市场,面向就业的原则,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一个满意的工作岗位。学校实行多元化办学,与西华师范大学,重庆大学联合举办大学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班,专业齐全。
招生简章是了解一所学校最基本的情况,每年在招生信息里公布的招生计划包括招生的具体人数,及招生范围等等。大家应该仔细查看其招生计划信息,结合自己的情况进行分析与选择。选择好了学校以及专业,就应该好好的学习,认真努力,为以后幸福的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庆长寿卫生学校是一所办学资质正规、师资雄厚、教学实力强、教学资源丰富且有着良好就业保障的职业技术学校,为了让更多想要报考学校的同学能顺利报名,老师为同学们整理并分享了重庆长寿卫生学校2022年招生简章的内容,一起来看一下吧。
重庆长寿卫生学校基本信息
建校日期:1958
院校类型:中专学校
所在地域:重庆
学校地址:重庆市长寿区渡舟街道
学校排名:全国1364, 本省排名:48。
重庆市长寿卫生学校创办于1958年,是一所卫生类的市属公办中专,是重庆市重点中职学校,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办学经验丰富。 长寿卫生学校地理位置 学校地处重庆市长寿城区,占地70余亩,建筑面积70000平方米,毗邻长渝、长涪、长梁高速公路交汇处,紧邻渝万城际列车长寿站,交通十分便利,环境幽雅,书香溢人。学校有标准的塑胶运动场,宽敞明亮的教学大楼,设备先进的实训大楼,舒适亮丽的学生公寓,是学生学习、生活、成才的好地方。 长寿卫生学校师资力量 长寿卫生学校现有教职工268人,在校学生4000余人。在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坚持“质量求生存 创新求发展 品质创一流”的办学理念,坚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 学会做事学会创业”的教育理念。 长寿卫生学校现开设有普通中专层次的“护理”、“助产”、“药剂”等专业,与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联办“3+2”高职专科层次的“护理”、“药剂”专业,还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川北医学院、三峡医专等高等院校联办成人大专、本科层次的“护理学”、“中医学”、“药学”、“中药学”等专业。学校教学严谨、管理规范,多年来为全国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输送了一大批合格的卫生技术人才,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我校毕业生供不应求。 长寿卫生学校所获荣誉 重庆市长寿卫生学校多年来的办学特色及办学成绩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是“重庆市重点中职学校”、“重庆市文明单位”、“国际护士执业水平考试(ISON)项目协作组织成员单位”、“长寿区文明礼仪示范学校”、“长寿区绿色学校”、“长寿区教育科研先进集体”、“长寿区平安校园”。重庆长寿卫生学校招生专业有哪些
护理专业介绍
重庆长寿卫生学校护理专业培养目标助产专业介绍
重庆长寿卫生学校助产专业培养目标药剂专业介绍
重庆长寿卫生学校药剂专业培养目标报名条件
1、男、女生不限,年龄在14—20周岁;
2、身体健康,无传染疾病或重大病史;
3、未受刑事或行政处罚,未参与邪教组织,品行端正;
报名方式
凡符合学校招生条件的学生持户口簿、身份证、2张一寸彩色照片到学校招生就业办公室报名。高中毕业生可在学校网站上报名
报名时间:春季——1月10日至3月10日 秋季——7月1日至9月30日
收费标准
严格按照当地物价局制定政策实施,中职三年学费全免。
资助政策
学校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中职学校学生助学金以及重庆市政府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政策”,为学生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条件:1、农村低保学生2、农村贫困家庭子女3、三峡移民4、退役士兵5、适龄孤儿。